思明区率先全市完成80%清洁楼功能转换,助推垃圾分类提质升级,助力高颜值厦门建设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燕如通讯员 陈荣君 陈华英)原本进进出出的垃圾收集车如今没了身影,空气中闻不到垃圾的异味。取而代之的,是市民纷纷将可回收物送上门,用行动支持资源再利用。由垃圾中转站变为可回收物服务点,松柏清洁楼成功实现功能转换。因为服务好又便民,甚至有居民直接把微信收款码放在回收点。
今年以来,随着生活垃圾直运的全面推行,分布在思明辖内的42座清洁楼逐步完成功能转换,除片区需要保留必要的清洁楼外,其他清洁楼不再承担生活垃圾二次转运的功能。
全盘统筹、加快进度,目前思明区已率先全市完成80%清洁楼功能转换。改造升级后的清洁楼,一部分用作垃圾分类科普中心、可回收物服务点、有害垃圾临时存放点、直运车对接点等,成为深入推动垃圾分类的有力抓手;另一部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爱心驿站,积极做出响应“爱心厦门”建设。
因势利导、因情施策,需要保留的清洁楼则实行准入机制,限定作业时间和对象,满足应急需求。比如,针对台风天等特殊天气提升垃圾转运成效、24小时保洁路段的倾倒需求、没办法实现垃圾直运片区的兜底收运等,确保市容市貌。
思明区环卫中心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清洁楼功能转换后可消除原先生活垃圾二次转运产生的影响,较好地破解邻避效应,逐步提升城市环境,助推高颜值厦门建设,助力岛内大提升,让中心城区更宜居宜业。
接下来,思明区环卫中心将根据垃圾分类工作,逐渐完备清洁楼功能转换的用途,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升级。
观看影片,了解为何要垃圾分类;聆听讲解,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答题挑战,玩起垃圾分类游戏……上周末,思明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中心人气十足。金湖社区、康乐小学、松柏二幼分别来到这里参观和学习。
位于厦禾路823号—5厦禾裕景北区的思明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中心于今年6月5日开馆,这是全省首个区级垃圾分类科普中心。集科普、趣味与互动性为一体的科普中心一亮相就吸引众多目光,每个周末,科普中心都很热闹。科普中心运营主管介绍,从6月5日开馆至11月,累计接待本地和外地团体参观90余场次。
大受欢迎的科普中心,原本功能定位是清洁楼,作为该片区配套的环卫设施。在充分听取民声后,思明区创新思路,将其打造成垃圾分类公众宣传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参与平台。如今,这里慢慢的变成了幸福思明的环保新地标。
占地面积约457平方米的科普中心共两层,分为科普区与互动区。在科普区,除了垃圾分类基本常识的普及外,还运用VR技术,演示环卫处理工程先进的技术。互动区则设置垃圾分类大比拼、环保手工制作等游戏,寓教于乐的形式广受好评。
科普中心还设计不同主题活动。比如8月举办“小手拉大手,环保一起走”、9月举办“全域洁净迎国庆,假期分类不停歇”等,面向街道、企业和事业单位和学校联合开展主题宣传推广活动,为垃圾分类科普提供交流学习平台。
这一科普中心也成为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居民万先生直言,不做清洁楼,就免受了垃圾转运带来的影响,增加了生活舒适度。湖滨社区党委书记刘俊智介绍,辖内这一垃圾分类科普中心已成为外地考察团参观垃圾分类做法的第一站。
小贴士:展厅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开馆,每周一及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8:00-12:00;15:00-18:00(冬令时14:30-17:30);个人参观可自行前往,三人(含)以上团体参观预约电线
屿后南里227-3,门楣上熟悉的“松柏清洁楼”已变成“再生资源回收松柏服务点”的牌子。11月27日上午近11时,当记者来到这里时,一眼看到入口处的收购价格告示牌。工作人员叶慧进介绍:“上午已经收了5单,都是附近居民的,主要是纸皮、矿泉水瓶和易拉罐。”
不一会儿,附近居民庄建军推着小推车来了。见到熟悉的面孔,叶慧进将三小箱纸皮往电子台秤一放。随后,他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微信收款码,边扫边说:“23.08元。”
见记者好奇,庄建军笑着说道,“我信任他们,把我的微信收款码直接放他们这里了。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很好。”
从今年7月20日开始,松柏清洁楼以再生资源回收点的新面孔出现后,受到周边居民和商户的肯定,不少居民成为这里的固定客户。附近居民吴瑞仁说,“没了不好闻的味道和噪音,路面也不会因为垃圾清运车的停放而时常造成堵塞。”
记者注意到,由于进出这里的路比较窄,周边又是居民区和菜市场,人流量不小。原先的清洁楼让居民和商户困扰不已。
据悉,该服务点营业以来,一天最高回收量约1640公斤,日均回收量200公斤,主要回收物品是纸类、塑料类、铁类、铝类和铜类,都是当天收当天清运。
莲岳社区新莲岳里,小区里的KJ清洁楼正在围挡装修,目前工作已进入尾声,再过一周将迎来大变样——以爱心驿站的暖心面孔出现在居民面前。
饮水机、应急药箱、桌椅……各种设施物品将配齐,这里将为环卫工人提供各种便利,成为他们休憩的温馨港湾。
始终心系“城市美容师”的工作环境,今年来,思明区快速推进爱心驿站建设,尽可能腾出有限的空间建设爱心驿站,不断的提高环卫工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爱心厦门建设。
顺势而为,以垃圾直运、清洁楼功能转换为契机,在不改变建筑整体的结构、建筑体量和外观的前提下,思明区环卫中心对KJ清洁楼内部来优化调整,取消生活垃圾收集与二次转运,改造升级为爱心驿站,大幅度减少对旁边的环境的影响,也改变了原先较为杂乱的工作环境。
小家传递大爱。莲岳社区党委书记吴月清介绍,清洁楼变身为爱心驿站,这一举措很好,环卫工人很不容易,期待爱心驿站成为小区展示文明有爱的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