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R-storm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国宏嘉信资本。本轮资金将大多数都用在市场推广和下一代产品研发。
中国目前建筑外墙面积为500亿平方米,其中幕墙楼宇占比5%,达到25亿平方米。这些高空幕墙清洁一直以来都是由人工完成,风险性高、人力成本高,清洁公司招工用工也愈发困难,机器替代人工成为高空幕墙清洁行业的趋势。
R-storm主要研发生产高空幕墙清洁机器人,2017年36氪曾对公司有过报道,当时开发的机器人形态为一种多足机器人,投入市场后发现清洁公司对高空清洁机器人的需求主要在清洁效率、重量、多材质适应性、障碍跨越能力等几个维度有更高的要求。
清洁效率为客户关心的首要因素。2017年产品400平米-500平米/小时的清洁速度还不能完全实现用户需求,因此目前R-storm研发生产出的这款清洁机器人,移动方式采取轮式移动,清洁速度可达1500平米/小时。
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姚冬暐向36氪表示,高空幕墙清洁会遇到很多障碍物,例如许多窗框会有一定高度,机器人清洁过程中需要翻越这些窗框。另外某些高层建筑是异形墙体结构,这些都使得机器人具备良好的跨越能力。
为了更好地跨越障碍物,在形态上R-storm放弃了之前的圆形多足形态,采用了多节的模块化蛇形仿生形态,同时在软件算法层面,R-storm自主研发出自适应跨障算法,机器人能自主识别不同高度的障碍物,选择正真适合的跨越路径和方式,目前R-storm机器人能实现无障碍跨越。
高空幕墙的材质不单单只有玻璃一种,有时一幢高楼的外墙表面会同时采用多种材料,机器人在面对玻璃、大理石、水泥等多种材料时都要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为此,与史河科技机器人技术上采用基于超强磁吸材料的磁吸附方式、映星智能则采取悬吊吸盘式不同,R-storm采用了风力吸附的方式,整体采用半包围式的涵道动力系统模块设计,产生推力的同时也会使机器内部形成低气压,外部大气压会使得机器人紧贴作业表面,如此确保机器人稳定、安全地在各种不一样的材质的高空墙面移动。
这种吸附方式,姚冬暐用了一个形象的类比,R-storm机器人就等于无人机在墙上飞,机器人的轮子恰好抵住墙面达到受力平衡。
在针对超高层建筑时,高空作业环境的风力等干扰因素加强,并且超高层建筑的表面更加光滑,因此R-storm针对100层以上的建筑物采用了吸盘吸附的方式,在底部采用一款新型材料,使得机器人能在光滑的超高层外墙墙面快速移动。
这两种吸附方式也使得R-storm机器人能进行横向往返移动,而不是传统的竖向移动,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重复运动和二次的清洁污水污染。
R-storm在机器人重量上也做出了相应的改进,机器人单节重量约10kg以内,多节重量在15kg-20kg左右。此外,R-storm在风力吸附和吸盘吸附方面都进行了冗余设计,例如2节机器人的吸附能力可完全承受4节机器人的重量,如此来保障机器人运行的安全性。
姚冬暐表示,使用清洁机器人能帮助清洁公司转变用工方式,提高清洁效率,扩大销售规模并提高其利润率,因此目前R-storm一方面直接面向终端物业公司进行推广以外,还向清洁公司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双方分享清洁收益。
除了覆盖高空幕墙清洁领域之外,R-storm还积极拓展其他作业场景,例如光伏行业的太阳能电池板清洁、工业领域内高空清洁和检测等。未来公司将打造立面空间上的移动平台。
业务进展方面,R-storm今年慢慢的开始部署十余台机器人,即将完成客户验收阶段。预计明年真正开始启动销售后,销售数量将达到百台级别,收入达到千万级。
高空清洁机器人赛道,36氪还报道过黑蚁兄弟、史河科技、映星智能等公司,在清洁速度方面,黑蚁兄弟机器人两小时内能够实现200-300㎡的幕墙清洁,R-storm可达1500㎡/h的速度。史河科技则主要在船舶、火电、化工、建筑等行业落地应用,主要是针对船舶除锈、化工罐焊缝打磨、火电锅炉水冷壁检修等工业场景。